|
|
![]() |
您現在的位置: 濟源市教師進修學校 >> 信息中心 >> 文明創建 >> 活動紀實 >> 正文 | 今天是: |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
作者:陳金明 崔…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260 更新時間:2022/4/22 |
|
||
什么是“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并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1969年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聽到這個建議后,就設想在劍橋市舉辦一次環保的演講會。年輕的海斯談了自己的設想,尼爾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動他暫時停止學業,專心從事環保運動。于是,海斯毅然辦理了停學手續。不久,他就把尼爾森的構想擴大,辦起了一個在美國各地展開的大規模的社區性活動。他選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為第一個“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國各地大約有2000萬人參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講會。是現代美國環保運動誕生的標志之一,并最終推動了美國環境署的建立,以及清潔空氣,清潔水和瀕危物種法案的成型。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世界各地以如何改善全球環境為主題舉行了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 這次活動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全球工業的不斷發展,大氣臭氧層遭到破壞,由此帶來的全球氣候異常變化,正在成為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的世界性問題。這次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以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 從1990年開始,我國每年4月22日也都舉辦世界地球日的紀念活動。 2022年“世界地球日”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本次主題宣傳活動以活動周的形式開展,時間為4月18日(周一)至4月24日(周日)。今年主要是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宣傳。 當前,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 (一)全球氣候變暖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銳減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氣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讓我們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濟源市教師進修學校 |
|||
信息錄入:jyjsjx 責任編輯:jyjsjx |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
||||||
| 版權申明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取回密碼 | 友情鏈接 | 用戶留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