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上午,我校牛祖慰老師、王繼紅老師、劉桂榮老師、范曉黎老師、呂小靜老師一行5 人走進梨林中心小學,徑直走向教室,在教室后面坐下,打開筆記,等待老師來上課。兩節課后,他們離開梨林中心小學。下午,在學校小會議室,他們對上午聽課的情況進行研討并作出詳細記錄。也是在這個下午,我校琚東娥老師、崔丙杰老師、王建敏老師3 人走進了南街小學二、三年級的語文課堂……
上面我們看到的是我校教師的常規工作之一——聽課(調研)。2017年來,我校尤其重視教師的學科素養,為所有專業技術人員購置了本學科1-9年級所有教學用書,在全市中小學中確定了15所教育教學基地,為教師熟悉、把握、指導中小學課堂創造便利。同時,通過經常性的學習宣傳教育,我校教師逐漸認可了“研培員”這一稱謂,自覺地把職業角色定位到“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者和引領者,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管理者”上來。2019年,為了促進研培員深入了解中小學課堂教學,切實把握我市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我校把所有研培員按專業學科分為大文、大理、英語、藝體4個組,每組確定兩個不同區域類別的學校跟蹤聽課,希望能夠通過聽課、研討,逐步分析、聚焦我市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培訓需求與培訓內容、方式之間的矛盾。
本學期以來,我校研培員共外出聽課17次,聽課36節,參與122人次。學科組組織研討17次,參與研培員135人次。
聽課活動有助于提高我校研培員專業發展的信心。聽課,密切了我校和基層中小學、教師間的聯系,也使我校研培員不同程度地了解了全市中小學專業發展的現狀,看到了不同區域、不同學段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到了自己專業發展的希望,明確了專業發展的方向,提升了專業發展的信心。
聽課活動有助于我校研培員專業能力的提高,為我校培訓教學提供了源頭活水。2017年來,我校教師共制作中小學教師培訓教學專題60多個,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有8個專題的選題、30多個專題的教學素材部分或全都來源于聽課這一渠道。
聽課活動促進了我校研培員提升培訓技能的自覺性。培訓需求到解決問題間的差距,直接刺激了我校研培員提升培訓技能的渴望。從外出學習要求的增加,到共讀《培訓師是怎樣煉成的》的行動,再到“微行動學習”在青年教師培訓中的運用,無不體現著我校研培員對自身培訓技能增長的關切和渴望。
未來,我校將持續推動聽課活動深入發展。


|